首页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教学资源 专家点评

《给生活加点儿糖》作文赏析课教学设计

黑龙江省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  邬艳华

教学目标:

1、知识与技能: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点评和欣赏,让学生写文章学会审题和立意,掌握提高作文水平的几种写作方法和技巧。

2、过程与方法:培养学生勇于交流,乐于欣赏,善于发现,精于提问,勤于修改的良好习作态度和说真话,吐真情的习作习惯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,学会赏析作文,学会几种提高作文质量的写作方法。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,让学生学会给生活加点儿糖。培养一种乐观向上的品质。

教学重点:写文章学会审题和立意,学会几种提升作文质量的写作技法。

教学难点:学会赏析作文。

教学准备:打印学生范文以备交流指导。

教学理念:

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,积极交往,共同发展的过程,同时又是不断开放与生成的过程。教师应紧扣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、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以及对作文修改过程等进行多角度、多层次、多目标的评价,不断积累习作的情感,提高习作能力。

教学过程:

课前分享阅读的快乐,朗诵《唐诗里的中国》

精神充电:阅读滋养灵魂,写作提升品位。我读,我写,故我在!

一、新课导入:

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的生活绚丽多姿,异彩纷呈。然而生活中总会经历一些单调、乏味和枯燥;遇到一些困难、挫折和失败;体会一些失望、烦恼和痛苦。当种种不如意和我们不期而遇时,我们品尝到了生活的酸楚和苦涩。庆幸的是,我们学会了让生活变得甜美的秘诀:那就是及时的——给生活加点儿糖。第一单元写作实践,我从同学们的作文中品尝到了各种口味的糖果滋味,这节课,就让我们师生来共同分享这些甜美的味道吧!

二、作文回顾:

回顾本次作文题目及写作提示

1)开拓思路,仔细审题。“糖”意味着什么? 

2)加糖前后的生活都是怎么样的?力求写出其中的变化。

3)可叙事为主。适当抒情、议论,升华主题。

三、总结点评:

1、教师总结此次作文的写作情况。(选材角度)

十个视角:

亲情篇、友情篇、学习篇、师情篇、品质篇、文化篇活动篇、青春篇、生活篇和事物篇。

2、美文佳作:

   列出本次作文写得较好的学生名单。

1、姜           2、牛可心     3、赵瑞楠        4、栾桂宇

5、侯思佳         6、闫冰冰     7、王英政        8、项祺斯

四、佳作亮相:

分类赏析点评:

作文要有亮点才能吸引人。作文必须有“光辉”:没有“太阳”,总得有个“月亮”;没有“月亮”,总得有个“星星”;没有“星星”,总得有个“萤火虫”吧!

学生可以从引人眼球的小标题、一锤定音的开头、回头一笑百媚生的结尾,真实动情的选材;细腻感人的描写、首尾呼应的结构、文采魅力的语言、旗帜鲜明的主题;新颖独特的见解,深邃丰厚的哲思,奇特瑰丽的想象等多方面对八篇作文进行赏析和点评。亦可以是提出中肯的建议,锦上添花。教师随时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,并对每一篇作文进行小结,选其最有特色的一方面作为靓点展示,让同学们在相互赏析点评中提升和顿悟。

(一)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学习类的糖:姜楠、牛可心、赵瑞楠。

小组推荐语、学生赏析点评、教师总结,出示靓点。

(二)            情感类的糖:栾桂宇、侯思佳。

小组推荐语、学生赏析点评、教师总结,出示靓点。

(三)            特色类的糖:闫冰冰、王英正、项祺斯。

学生赏析点评、小作者自述、教师总结彰显特色。

五、佳作靓点、个性特色

   楠:  对比鲜明           牛可心:  结构严谨

赵瑞楠:  真实感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 栾桂宇:  题具匠心

侯思佳:  时间顺序            闫冰冰:  文采意蕴

王英政:   托物言志           项祺斯:   虚实结合

六、教师整体归类作文优点

六大优势:审题透、选材实;手法妙,主旨明;标题靓,结构严。

七、总结寄语:

这次的作文赏析,让我们发现了许多写作的靓点,学会了几种写作的技巧,收获了很多思想的感悟。当我们再次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的时候,你是不是有了许多的思绪和想法,期待同学们作文修改后的再次升格。

一种糖果一个故事,一种情感一份思想。加入勤奋执着的糖,生活就会多一份自信与成功;加入理解感恩的糖,生活就会多一份幸福与快乐;加入乐观文化的糖,生活就会多一份豁达与涵养。老师真心的期待这些美味的糖果一路伴随我们勤奋学习和健康成长!